安全教育
安全教育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正文

如何防范就业诈骗

发布者:    发布时间: 2022-11-22   浏览次数:

如何防范就业诈骗

就业诈骗的定义

就业诈骗是指违法用人单位或个人,以隐蔽性的欺骗手段,打着招聘的幌子骗取应聘人钱财等的不法行为。就业诈骗陷阱以前多出现于八类职场岗位:分别是保险代理员、程序员、期货交易员、计件制员工、见习岗位、应聘考试需买复习资料的岗位、上岗前先缴费培训的岗位和上岗前先汇款的岗位。近几年多出现的一个词也被不法分子合理的利用了------管培生。

就业诈骗的形式有以下几种:

1高职骗局。某服装公司发布招聘营销助理若干名通知,吸引不少毕业生前去报名,结果就是招业务员,工作是销售服装,很多毕业生报到后却安排到其它苦累岗位。

招聘会骗局。此类是招聘单位出工不出力,甚至有的单位收了简历之后便从此消失。因此毕业生在参加招聘会时一定要注意,最好是参加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面向高校毕业生的专场免费招聘。

2中介骗局。这类中介往往是当求职者交纳高昂中介费后,他们就会列出一堆要么不要人、要么不招大学生的单位名单,甚至有的单位根本不存在。

培训费骗局。往往对求职心切的毕业生容易掉入此类陷阱。有的毕业生为争取能留在公司工作,辛苦干了近一个月,却被告知:你干得不错,但专业知识不足,公司需要对你进行培训,要交300元培训费。

3电话骗局。通常毕业生在收到用人单位的回应后会主动联系。而利用毕业生的这一心理,假借联系工作传呼或发送短信给毕业生,骗取高额电话费。

试用骗局。毕业生上岗后一般有三到六个月的试用期。有些单位利用这一条款在这一期间少付工资,或到期后蓄意辞退。

4合同骗局。毕业生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,必要时咨询学校和老师的意见。

承诺骗局。有些单位为了招聘到优秀人才,会口头许诺很多方面的优厚待遇。而当毕业生到岗后单位却并不兑现,因此毕业生一定要注意:口说无凭,合同为据,关键还是签好合同。

地点骗局。很多大企业在全国许多地方有分部,而参加招聘会的往往是总部的人力资源部门。所以毕业生在应聘时以为工作地点就在总部所在的大城市,结果上岗后被分到偏远地区。

5皮包公司骗局。有的毕业生没有向某公司投送过简历,却被通知去面试。为安全起见,决定上网先查一下。让人惊讶该公司居然用同一个电话、地址注册了4个公司,涉及医药、保险、建材等不同领域。后经向工商部门了解得知,该公司已不存在。

如何防范就业诈骗

1、要了解清楚自己所求职的公司或者中介机构是否合法,合法职业中介机构持有《职业介绍许可证》、《营业执照》、《收费许可证》等合法证照。判断公司是否合法,多方面、多渠道详细了解公司情况及背景,看看公司是否正规,业务是否合法,单位是否拥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,是否有不良记录等。

2、要搞清楚所应聘职位的具体内容,询问工作细节,仔细分析。对于职位高,不要求工作经验的岗位尤其要注意,求职前要仔细调查,谨防上当。

3、一旦发觉上当受骗,要及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的人社局、劳动监察大队或公安局派出所报案,寻求法律保护。但由于劳务诈骗往往涉及公安、工商、劳动、人事等部门,求职者应该根据情况选择最有效的投诉部门,若被投诉对象为合法机构,求职者可以找劳动部门;若求职受骗情况特别严重、诈骗金额大,可以到公安部门进行报案。

应聘注意事项

1、巧立名目收取各报名费、培训费用。

政府有关人事部门规定:用人单位招聘时,不得收取求职者任何形式的报名费、培训费、押金等。

若招聘单位巧立名目,收取求职者各种形式的报名费、培训费、押金等费用,求职者应提高警惕,坚决拒绝交纳各种费用。

2、警惕卷入任何形式的传销活动。

传销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非法行为,千万不要偏信能使你一夜暴富的鬼话,以免误入歧途!请记住:天上不会凭空掉馅饼,若有,也可能是个陷阱!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经过千辛万苦、勤奋努力得来的。

3、面试地点是临时租借来的宾馆等地。

正规的单位一般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,若招聘单位面视地点选择宾馆等临时租借来的地方,要高度注意,谨防上当受骗。

4、招聘单位只有手机单一联系方式。

接到面试通知时,要问清对方的办公地址和固定联系电话,若招聘单位只有手机单一联系方式,要高度警惕,谨防上当受骗。

5、晚上预约面试。

若接到安排在晚上的面试通知,要高度警惕,要找理由改到白天上班时间,晚上就不要出去了,特别是女孩子,切记!

6、招聘面试在偏远的地方。

若用人单位招聘面试在很偏远的地方,即使在白天,也要注意警惕,若出了事,连报警的地方和机会都很难找,这时候就应该提高警惕。

7、谨慎到外地工作。

相关法律:

《刑法》

第二百六十六条【诈骗罪】诈骗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本法另有规定的,依照规定。

若需要到外地面试、工作,外地对您来说,人生地不熟,在对单位没详细了解的情况下,要特别小心谨慎,不要冒然行动,谨防上当受骗。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,欢迎到华律网进行法律方面的咨询。

 

 

 

学院主页
常用电话:火警:119 | 匪警:110 | 医疗急救:120 | 院保卫处24小时报警电话:85398110 | 智慧安防系统
版权所有:安全保卫部  |   您是本网站的第位访问者